北宋版别沉浮录
发布时间:2004-07-15 12:00点击:10056次
北宋版别沉浮录
一 辉煌
有人云:“宋钱入,宋钱出。”
存世量惊人的北宋钱,可谓是每位钱币爱好者收藏的必经之路,而对北宋版别的研究,也是最容易出成就的领域。我国泉界在这方面的探索,早在乾嘉年间便已开始。前辈翁树培先生在《古泉汇考》一书中,便专门记载了关于古钱版别研究的心得,其中首先提出了对钱的概念。
但是,我国历史悠久,丰富的古钱资源留下了太多的空白点,所以随后的国内泉家,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大纲钱的整理研究上,忽略了对版别的进一步研究。
与此同时,日本学者则一代又一代地投入到北宋版别的研究之中,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相继有《符合泉志》,《古泉大全》,《昭和泉谱》,《新订北宋符合泉志》等专著问世,包括新近正陆续出版的《宋钱始录》,走在了版别研究的前列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,随着网络的普及,加上《新订背北宋符合泉志》等资料的广泛流传,国内泉界掀起了一股“宋版风”。火爆之时,各种版别争奇斗艳,成交价格节节攀升,好不热闹。一些少见之版,一经介绍,各方争抢,甚至要几千上万元才能如愿。日本藏家,海外华人藏家的加入,更进一步烘托了宋版市场的繁荣。当时北京作为全国宋版集散地,不少泉商坐地高价征收希奇版别,似乎好版总是供不应求 。
二 危机
也许繁荣的背后总是有危险存在的。
首先,从钱币价值来说,古钱币的市场行情,主要是由存世量和需求程度所决定的。俗话说:“物以稀为贵”。珍稀钱币价值高,普品价值低;同时,需求程度也很重要,例如:金错刀,契刀,十布,价格远远高于相同存世量的其他品种,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厚重精美,名气袭人,居高不下的需求量决定了其价值的坚挺。
那么再来分析一下北宋版别的情况呢。可以把大纲钱和版别钱作比较。大纲钱,由于知识相当普及,存世量的增加一般只能依赖于新出土发现,需求者几乎遍布所有钱币收藏者;版别钱则有一定的局限性,不仅可以随新出土发现而增加,还可能随着版别知识的普及而被泉友们不断挑选出来,而需求者只是部分喜好版别的收藏者。因此,相同存世量的大纲钱和版别钱,在价值上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,这不由得让人产生疑问。(当然,有一小部分版别,例如五笔正隆,缩水淳化,建炎点建系列等,由于普及早,深入人心,历经挑选而证实存世确少,实际上已经可以列入大纲钱对待,价格的坚挺还算正常) 此外,北宋版别的研究,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。例如将流铜,甲痕认作星月;把铸造缺陷认作新版等等。在利益的驱动下,版别研究参杂了过多的铜臭味。 同时,版别的进一步区分,渐渐的曲高和寡。一些细小差别的版别,认知程度逐渐降低。打个比方,有一些小版别,日本藏家或者海外华人藏家会出10000的,国内名家能出5000,大藏家能出2500,小藏家能出1000,普通宋版爱好者能出500不错了,而在更多的收藏者看来,就是几毛钱的垃圾。这些版别的需求程度的差异,随着不断的挑选而体现出来。当大买家基本都有之后,泉商还想以以前的价格出售,是有一定难度。
于是,虚高的价格,怀疑的目光,饱和的市场,酝酿着一场版别危机。
三 崩盘
危机,总会爆发的,不过这次来得太快太突然。
版别的热炒,让不少宋版爱好者不知所措。好不容易相中一个版别,要价动辄几百上千,卖家还称:“以前卖日本人都好几千呢.....”在这种情况下,继续坚持下去,难度太大,没有什么发展。于是部分人动摇了,玩不起我就不玩呗,准备退出宋版领域。可是,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,当他们想原价处理以前买下的版别时,突然发现卖不出去了。原来,早期顶着正价买版别的本身就是少数,当这部分人要退出时,没有新人进来消化这批高价版别。
总的来说,古钱收藏至少应该是能够保值的,但是在别的品种价格都在见涨的情况下,偏偏北宋版别不生反降。这严重影响了宋版收藏者的信心,也引起了连锁反应,能够再顶着正价买版别的越来越少,处理藏品的越来越多,宋版市场一下由卖家市场变为买家市场,许多版别成为有价无市,彻底的宋版爆跌来临了。
举几个例子,嘉佑缩字通异,早年少见的版别,曾经索价一两千元,如今发现稍多,虽然仍不失为好版,可成交价格直线下降,已跌至200元左右;一些宣和政和小平的中档版别,早年几百元成交的,现在在交流区几十元也难见成交;一些折二好版,更跌的让人哭笑不得......
当年经营北宋版别的泉商,不少是赚到了钱,现大多转到花钱等目前更热门的项目,店里几乎不见什么北宋版别。只留下一些追随者手上砸了不少宋版,卖亦难,不卖亦难。而一些囤积北宋版别期望获利的泉友,到最后也不得不赔本处理,以至于有人叹言:“什么钱都可以玩版别,就是别玩宋版!”难道宋版真就这么惨?
四 困惑
北宋版别,因其优美绝伦的书法艺术和变化多端的特征,向来应是收藏的热门,可是现在的低谷却让人困惑不已。
实际上,宋版的低谷,是一种价值的回归。因热炒而虚高的价格,随着海外市场的饱和,越来越脱离了国内的实际情况,而泉商并未相应地调整心态,目光始终盯着以前成交的高价,无形之中杀退了国内的宋版爱好者,这无异于杀鸡取卵。收藏宋版的人数锐减,版别又仍在不断地被挑选出来,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了价格的进一步下跌,而价格的下跌,又严重挫伤收藏者的信心“昨天哪个价,今天这个价,明天呢?会不会更低?”既担心买了之后不能保值,又期望明天能更便宜,所以剩下来坚持的少数,也很少再买进。整个宋版市场,除了几位新人还在正价或者高价买东西之外,可以说是一片萧条。
五 未来
版别,是古钱收藏的总趋势,随着大纲钱整理研究的完善,版别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。通过版别辨伪,研究铸造工艺,以及体现同种钱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等等。而北宋版别的研究,折二和铁钱仍旧是两大空白点,需要更多的泉友投身其中。
可是,如何走出目前的版别低潮呢?
首先,应该端正版别研究的态度,树立版别区分的标准。当然,版别区分的标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,很难一下就确定,但是,至少应该排除甲痕,流铜,花穿,移范,雨文,叠字等铸造缺陷(包括母钱阶段的铸造差异形成有同版而不和书法规范,不是有意形成的区别),然后以钱文书写风格为主要标准划分大类,同类之中再根据字体位置等差异区分成小版,从而形成树形网状结构的版别图目,让收藏者有路可走。
其次,泉商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,根据现实的情况去培养宋版市场。不错,一些版别以前确实高价成交过,也确实比较少,但是目前的情况下,国内又有多少人能接受?现实虽然残酷,但不得不考虑。在混乱的宋版价格中,探索合理的价位,无底价拍卖是一种很好的尝试,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引起众人反感,响应的人极少,致使有些钱成交价格明显偏低。价格的混乱,阻止了许多新人的加入,而新人的加入能够改变目前的供需结构,让宋版市场有恢复的希望。
最后,最关键最重要的是重建收藏者的信心。只有成交量上去了,当买北宋版别不再是当冤大头,能够保值了,收藏者的信心才能慢慢恢复,才能买进版别,购买需求的增加,才能保证价值的稳中有升,从而走上良性循环。
六 谈母
文末,谈谈我对宋母的看法。
现在的母钱标准,我感觉是进水了,整个坛子母钱样钱漫天飞,是极其不严肃的事情。古钱币的研究,应该有一种科学的态度,对母钱,更应该严谨,慎之又慎。
当然,北宋母钱的存在不容置疑,并不神秘。网上所见的标准母钱不在少数,例如丁一先生的元佑容弱的第一枚;近日某泉友的元符瘦字行书母钱;以前某位大家发过的元符阴郭和阴郭广穿两品行书母钱;十五贯的嘉佑通宝阔缘篆书母钱等等,都是100%的母钱。但是对于一些虽然修穿,但别的标准尚未达到,或者仅仅看图难以确定的钱,虽然很可能是母钱,但并不等于它就是母钱!严格标准,先把能确定的先确定,不能确定的容后再议,宁可暂时漏掉一千,不可妄断一品,谨慎言母才是科学的态度。
七 结语
本人是一位普通的宋版爱好者,经历了宋版从辉煌到低潮的整个过程。早年买的版别,一些当时感觉捡漏了,现在来看,反而买高了;早年正价买的版别,现在缩水一半还多。尽管这样,我并不后悔,因为本身喜欢版别,买回来就当是消费了,原本也没打算再出,跌价也无所谓。可是宋版的低迷,导致有相同兴趣的朋友越来越少,同时还要接受大家对北宋版别的误解,买东西还要受气,让我难过。
现在我也不会再傻到用所谓的“正价”买东西了,自己心里有了合适的价位,能买到就出手,买不到我也不当冤大头,自娱自乐倒还过得去。
总的来说,我对北宋版别的未来,还是比较乐观的,关键是一些事情,有没有人去做。
最后,由于这一篇文章,很可能得罪一些朋友,所以我没有用原名发,希望大家谅解。当然,观点不同,可尽情讨论,畅所欲言。
登徒子 即兴于04-7-15
- 上一篇:周元通宝背龙凤大母钱
- 下一篇:问一下各位泉友的交学费情况